
【導讀】
億聯科技為平陰縣打造的“平陰縣社會治理指揮平臺”于5月19日上線,短短兩個多月時間,平臺已經覆蓋了8個街道(鎮),335個村(社區),603個網格,注冊用戶數4.2萬人(其中注冊居民38824人,注冊黨員3176人)。
大數據賦能之下,基層社會治理正變得越來越智慧化。濟南市平陰縣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平臺等科技手段,構建了在“一核五治”思想貫穿下的“15N”社會治理共治體系。其中“1”指的是以黨建為引領,“5”是指是五大系統,分別是基礎數據管理系統、“平音”小程序、應急綜合管理系統、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社會治理指揮系統。“N”則是協同全縣網格員、各級職能部門、志愿者、老干部等社會各界力量多元參與。
“平陰縣社會治理指揮平臺”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搭建起群眾議事、黨員干事、干部辦事、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平臺,通過聚集群眾智慧、凝聚網格員力量、傾聽居民心聲、了解居民需求的方式,集思廣益、群策群力,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充分發揮了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作用,從而有效提升了居民參與網格化治理的積極性,使政府服務群眾的效率和群眾滿意度大大提高。
一、小程序試點全面推廣 居民掌上辦事成現實
依托“平音”小程序,平陰縣創新性的開展了黨建引領網格治理的新模式,充分發揮黨員、網格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大大地推進了平陰縣社會治理體系現代化進程。
自5月中旬上線以來,平陰縣開展縣級、鎮街級、村居社區級、網格級培訓76場,共培訓1200余人次。各村鎮網格員和黨員在平臺上共建立網格小組1873個,通過鏈接、掃碼等方式邀請周邊群眾入組,在小組中共發布話題11.6萬條,網格員或黨員將組內需要居民熱議的話題轉成議題4萬條,網格工作人員通過小程序工作端收到議題并將其中需要辦結的流轉成項目3.6萬件,最終通過線下處理解決等形式結案完結了3.4萬件。
二、嶄新喇叭村中掛 生活通知方便達
家住在東阿鎮三合村的一名居民在知曉了“平音”小程序后,通過小程序在網格小組中發布了一條內容為“村內喇叭過于陳舊,通知事情的時候有時候聽不清,咱村可不可以更換喇叭,方便通知到戶”的話題。
該話題一經發布就引發了居民的熱烈討論,不少居民評論表示贊同,認為村里應該換一個新喇叭,現在有時候通知都聽不清,有問題還需要網格員入戶通知。收到此話題后,網格員立刻對事件進行分析研判,認為安裝喇叭確實屬于居民共性需求,便將該話題轉為議題,由村里更多居民進行表態是否支持新增安裝喇叭。
該議題在平臺引起了眾多居民參與,居民紛紛投票支持,通過居民線上參與討論及村兩委會議研究,最終對此事件進行立項,決定更換喇叭。隨后村委帶頭找到專業安裝工人,對村里4個陳舊喇叭進行更換,目前村里的喇叭已經全部更換完畢??粗鴯湫碌睦?,村民也紛紛贊嘆,通過“平音”小程序上報問題真的被解決了。
據了解,“平音”小程序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作用,凝聚網格員力量,傾聽居民心聲、了解居民需求,幫助村居事件做到“小事不出格”,提升居民網格化治理參與積極性,增加居民居住幸福感,通過聚集群眾的智慧,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為共同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貢獻力量。
三、樓頂修繕解民憂 未雨綢繆不放松
無獨有偶,家住在孝直鎮付莊村繕皇山社區的居民通過“平音”小程序反映,因前幾日風大下雨,不少住戶家中樓頂出現了損壞、裂縫等情況,面對即將到來的七八月份多雨季節,村民非常擔心屋頂漏水問題加重,影響生活,希望村鎮可以協助提前修補樓頂。
為了保障群眾的正常生活,趁著“沒雨季”,孝直鎮索性將全社區樓頂進行大范圍檢查、修補。村委會找來專業人員對樓頂進行挨個檢查,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不放過任何破損,針對有安全隱患的樓頂,由專業人員進行和泥、抬泥、鋪防水塑料…經過多天的辛苦工作,皇山社區全部樓房修繕完畢,解決了群眾雨季的后顧之憂。
每修繕完一家住戶的樓頂,樓內住戶就對村委以及工作人員的工作豎起大拇指。村民王先生說:“沒想到自己也能乘上科技的東風,通過軟件提出自己的需求,村委會事事為群眾著想,不僅帶領村民致富,還為村民辦貼心事,為他們點贊!”
平陰縣通過打造“平音”小程序,幫助居民通過信息化手段線上表達訴求及建議,網格及村居可以快速觸達居民核心需要。居民不僅可以快速上報問題,還能夠參與投票討論,查看事件處理進展,做自己的主人翁,提升了基層治理的參與感。
四、黨員群眾掌上報事議事 打造全新基層治理模式
平臺通過網格小組收集居民上報的話題內容,并對內容類型、處置流程和辦理結果進行數據跟蹤分析,縱向打通居民-網格-村(社區)-街道(鎮)-縣五級架構,橫向關聯政府各級職能部門、社會企業、公益組織等,并以網格為治理單位,通過“吹哨報到”的形式實現“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街鎮、難事不出縣,矛盾不上交”的基層治理模式。
不僅如此,平臺還實現了從黨建能力、治理能力、服務能力三個指數分別在年度、月度以及街鎮和網格的排名,展現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效果,為各級領導提供事件分析、需求分析、治理分析、黨建分析等一系列大數據研判分析結果。
線下解決問題,線上及時反饋,平臺實現了線上線下實時聯動的事件處置雙閉合,同時,各個社區在事件處理方面的積極主動性,也以“賽馬”的方式,督促各村(社區)認真開展工作,整體提升平陰縣的社會治理能力和社會治理水平。
五、科技數據雙賦能 政府決策更精準
科技作保障,數據作支撐。平臺基于GIS地圖搭建了基礎數據管理系統,該系統以平陰縣主城區18平方公里一比一復刻三維地圖,運用傾斜攝影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創建GIS三維地圖模型,打造實景地圖,把人、地、物、事、城市組件進行管理,搭建社會治理一張圖,實現了以人查房、以房找人、以人找人的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依托GIS地圖,平臺還初步計劃接入8個街鎮的2000多路視頻監控和隨時可調用的5G布控球,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監管目標,為應急指揮、決策分析、全面監控提供高效支持。
平臺可以通過自動或人工手段,接收、處理、存儲相關聯動部門的各種情報資料和技術監測數據,并根據預先制定的條件進行匯總、比對和預測,同時還能以圖表、排名等形式,不同角度更直觀的展現平陰縣治理情況和治理成效,為縣委縣政府制定政策提供重要依據。
據了解,目前, “平陰縣社會治理指揮平臺”已初具雛形,各項工作正在加緊完善中,未來,平陰縣還將繼續依托“一核五治”思想貫穿下的“15N”社會治理共治體系,堅持用更加高效有序的網格管理為群眾難題做“減法”,為基層治理做“加法”,逐步實現平陰縣社會治理的網格化、信息化、標準化和實戰化。